升腾在冬日里的暖意
——福建省特检院集中力量服务大型石化企业大修检验纪实
沈 文 徐锦锋
本报记者 江 东 王灿群
11月下旬的福建泉州,冬寒渐浓,福建省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福建联合石化”)大修检验现场却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在这里,福建省特检院抽调150多名检测人员组成的队伍,在企业现场已连续奋战了20多天,离35天任务结束的时限越来越近。
“需要注意,这里有一条微小的裂纹。做好记录!”在福建联合化工高达110米的丙烯分硫塔尖上,福建省特检院石化设备检验中心主任郑荣部正和2名技术人员迎着寒风仔细查看容器情况,紧张地忙碌着。这是他们持续奋战在福建联合石化大检修工作现场的最后阶段,也是这场堪称与时间赛跑的“战役”的关键时刻。
这次大检修是福建联合石化2009年扩建后首次大检修,堪称福建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企业设备大检修,其中需要检验的特种设备1200多台,压力管道600多千米,检验难度大、任务重、技术要求高,而仅预留35天的时间表更加剧了此次检修任务的紧迫性。
福建联合石化是福建省目前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,年产值六七百亿元,是该省石化产业中当仁不让的“中流砥柱”。
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。为此,福建省特检院充分发挥集团化、规模化管理优势,从各检验业务部门及全省7个分院抽调150多名业务精兵组成“大兵团”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检验大考从10月下旬拉开序幕。
郑荣部告诉记者,为了满足企业需求,打好这场检验攻坚战,福建省特检院从2012年就开始制定检验方案,今年初,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,精心部署,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,工作小组及11个业务团队,预先协调、布置,提前做好准备工作,进行现场交底,与配合团队对接,并强化参加检验人员技术、安全方面的培训。大修正式启动前,就已经完成300多台压力容器、300多千米压力管道的检验工作,有效缓解大检修期间检验工作压力,为企业赢得了时间。他们用实际行动消除了企业“多停工一天,就意味多损失超过1500万元”的担忧。
而对福建省特检院来说,接受考验的除了技术和服务之外,还有组织大规模检验的协调、统筹和指挥能力。福建联合石化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回忆道,在项目进入检验工作启动当天,特检院提前组建的“大兵团”,对应各装置的烯烃、聚烯烃、储运等11个专项检验团队,共26个检验组,就到达预定区域,进入了“战斗状态”。找管线、绘制管道单线图,指导联合石化搭架子、拆保温层、打磨……整个检验团队实施统一调度,统一指挥。
然而,困难和检验过程 “如影相随”:工作量大,管线错综复杂,在维修、改造、检验“交错进行、同步推进”的情况下作业,在易燃易爆、有毒有害危险环境里实施检验,这些都增加了检验难度。对此,检验项目的总指挥、福建省特检院副院长曾钦达强调:“越是困难多、时间紧、任务重,我们越要高标准,在管理上多想办法,在质量上严格把关,发挥好我们的优势,体现出我们的水平。”于是,按照预先编制的1.1万个细项检验方案,各检验团队精细分工,严格按照检验指挥部的各项要求推进工作,紧张有序、有条不紊。
晴天一身汗、雨天一身泥。各个检验小组都严格执行着自己的“作战命令”:“把管理工作放在8小时之外”、“实施一周7天工作制”、“企业需求第一时间响应”、“重大问题当天发现、当天告知、当天研究”……通过超声波检测、光谱分析、金相分析、容器管道内窥镜检验、TOFD检测等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手段,焊缝出现裂纹、容器腐蚀、管道壁厚减薄、变形等安全隐患“无所遁形”。针对“隐患”,福建省特检院组建专家团队,现场召开技术研讨会,研究解决方案,供企业参考,其中关于汽油冷却塔受火变形、常顶油换热器腐蚀开裂等多个严重缺陷的及时发现处理,为确保设备及时、安全投入运行,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。
“时间不等人,毫秒不浪费。”在现场,福建省特检院工作团队身体力行的这句话,也成为了此次大检修活动的鲜明注脚。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了5天完成,检验共发现不符合安全运行的问题392项,其中重大安全隐患80多项。
“这些隐患如不及时排除,都将是石化项目安全生产的‘大敌’。福建省特检院检验团队技术过硬,服务态度好,组织有序,善打硬仗,为项目大修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一支真正值得信赖的检验队伍。”福建联合石化相关项目负责人如是说。《中国质量报》